低温磁化炉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
引燃:首次使用时,需在炉体内放置一层引燃物,如干燥的木屑、纸张等,并通过进料口用明火引燃。引燃物燃烧使炉膛温度升高,为后续垃圾降解创造条件。
进料:待引燃物充分燃烧,炉膛达到一定温度后,将准备好的垃圾从进料口放入炉内。注意控制进料量,避免一次性进料过多导致炉内温度骤降或影响降解效果。同时,要尽量使垃圾均匀分布在炉膛内。
调节参数:根据垃圾的种类和数量,通过控制系统调节相关参数,如磁场强度、温度、通风量等。一般来说,低温磁化降解炉的工作温度通常维持在 300℃ - 500℃5。磁场强度要根据设备的具体设计和垃圾特性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磁化效果,促进垃圾中的有机物质分子被激活,使其化学键变得活跃,从而在低温下实现分解5。通风量的调节则要保证炉内有适当的氧气供应,以支持垃圾的降解反应,但又不能过大导致热量散失过多。
监控过程:在降解过程中,操作人员要通过观察孔或监控设备实时观察炉内的情况,包括垃圾的降解状态、火焰的颜色和大小、温度的变化等。同时,关注控制系统显示的各项参数,如温度、压力、氧气含量等,确保设备运行在正常范围内。如果发现异常,如温度过高或过低、烟气颜色异常等,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如调节通风量、检查加热装置或磁化装置等。
排渣与气体处理:垃圾经过低温磁化降解后,会产生少量的无机灰渣。当灰渣积累到一定程度时,需要定期进行排放。排渣时要注意防止热灰渣烫伤人员和引发火灾。同时,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经过净化处理后,符合安全标准才从烟筒排放。净化处理通常包括过滤、吸附等工艺,以去除气体中的有害物质,如二噁英、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3。
关机与维护
正常关机:当垃圾处理任务完成后,先停止进料,让炉内剩余的垃圾继续降解至尽。然后关闭加热装置,停止通风系统,让炉膛自然冷却。在冷却过程中,要继续监测设备的温度和其他参数,确保安全。
设备维护:定期对低温磁化降解炉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件,如炉体、磁化装置、加热装置、通风系统等,及时更换磨损或损坏的部件。清洁设备表面和内部的灰尘、污垢,对控制系统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其准确可靠。同时,要定期对烟气净化系统进行维护,更换过滤材料、检查吸附剂的性能等,以保证排放气体符合环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