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烧炉基础知识理解解析
一、焚烧炉基础知识理解
焚烧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以一定的过剩空气量与被处理的有机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废物中的有害有毒物质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1、焚烧目的
尽可能焚毁废物,使被焚烧的物质变为无害和减容,并尽量减少新的污染物的产生,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1、处理废物类型
A固体废物、液体废物、气体废物,乃至危险废弃物(同样包含固、液、气三态)。
B焚烧适宜处理有机成分多,热值高的废物。对于一些低热值废物焚烧处理时,需补充大量的燃料,会提高运行成本,实际运行可将高、低热值废物混合处理,以降低运行成本,也可在处理时回收资源,也能起到降低运行成本的效果。
3、焚烧处理指标
A减量比:可燃废物经焚烧处理后减少的质量占所投加废物总量的百分比。
B热灼减量:焚烧残渣在(600±25)℃经3h灼热后减少的质量占原焚烧残渣质量的百分数。
C焚烧效率及焚毁去除率
焚烧效率:烟道排出气体中二氧化碳浓度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之和的百分比焚毁去除率:某有机物经焚毁后所减少的百分比。
D烟气排放浓度限制指标(国家相关控制标准)
4、废物焚烧控制参数
焚烧温度、搅拌混合程度、气体停留时间(一般称为3T)及过剩空气率。
A焚烧温度
废物的有害组分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直至破坏所须过到的温度。提高焚烧温度有利于废物中有毒物的分解和破坏,并可抑黑烟的产生。但过高的焚烧温度不仅增加燃料消耗量,而且会增加废物中金属的挥发量和氧化氮数量,引起二次污染。
大多数有机物的温度范围在800~1100℃之间,通常在800~900℃左右。
(1)对于废气脱臭处理,采用800~950℃的焚烧温度。
(2)当废物粒子在0.01~0.05μm之间,并且供氧浓度与停留时间适当时,焚烧温度在
900~1100℃。
(3)含氯化物的废物,温度在800~850℃以上时,氯气可以转化成氯化氢,回收利用或以水洗涤除去,低于800℃会形成氯气,难以除去。
(4)含有碱土金属的废物,一般控制在750~800℃以下,因为碱土金属与其盐类一般为低熔点化合物,当废物中灰分较少不能形成高熔点炉渣时,这些熔渣容易与焚烧炉的耐火材料和金属零部件发生腐蚀而损坏炉衬和设备。
(5)焚烧含氰化物的废物时,温度达到800~900℃,氰化物几乎全部分解。
(6)焚烧可能产生氧化氮(NOx)的废物时,温度控制在1500℃以下,过高的温度会使(NOx)急骤产生。